臨老學吹打?

這篇短文要告訴您:五十歲後是追夢的黃金時機。

臨老學吹打?
Photo by Katrina Wright / Unsplash
這篇短文要告訴您:五十歲後是追夢的黃金時機。

很多人以為追夢、創業是年輕人的專利,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。無論什麼年紀,我們都應該懷抱理想,勇於追夢。關鍵研究數據指出,中年人創業的成功率,比年輕人來得高。

孔子自十五歲便志於學問,此後五十六年,他不斷求學、探索,直至七十一歲辭世。孔子回顧一生時說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」

現今有多少十五歲的青少年仍對學習保持熱情?恐怕不多。但這不是他們的問題,而是成年人的錯誤。

發現天賦之旅》一書的作者肯·羅賓森(Ken Robinson)指出:「大多數父母為了順應現有的教育系統,讓孩子遠離熱愛的天賦,強迫孩子學習學不來的東西;這樣的學習,是因為家長害怕,並不是因為孩子需要。⋯⋯你大概會懂這個道理(嚴格來說,你一定早就懂了,只是害怕萬一孩子與眾不同,到頭來走投無路,怎麼辦?)。」

在香港,很多人經歷填鴨式教育後考進大學,滿足了父母的期望。父母不再過問讀書事宜(也無法過問),他們便放棄了「學問」(對讀書失去興趣),只求順利畢業。踏出校園後,他們又陷入更深的迷茫。

即便已經成年投身社會工作,他們仍舊活在他人期望和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,日復一日地努力奮鬥,成了「社畜」。三十歲尚未立足,更遑論四十歲得以不惑。一般來說,到了五十歲後,人們會感到更多的迷茫和不安。

「退休」往往成了「淘汰」、「無用」、「老弱殘兵」的代名詞。有多少五十歲以上的人會想尋找自己的天命、夢想和理想呢?

但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,我們現代人的壽命比孔子時代的人要長。孔子時代的三十歲,可比擬現代人的五十歲甚至更多。

因此,五十歲才開始覺醒,絕非為時已晚。再者,我們在人生的下半場擁有的資源、經驗、能力和人脈是前所未有的。

想像一下,怎樣善用您手頭上豐富的資源,在人生的下半場再創高峰。四十五至五十五歲,是重拾夢想、實踐理想的最佳時機。

如果您已經過了大半生作為社畜的日子,現在是時候找回您的天賦,活出您的天命,實現您的人生圓滿。

文:YK @一杯咖啡的生活

~完~

請按這裡👉 支持作者
Share Buttons

分享文章